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夜車 》Light Change | 后花園 Haverland

《夜車》宣傳照片 | 圖片來源:康樂及文化事務處網站
2015年12月11日。晚上8時。葵青黑盒。

新近看了一場頗為感動的節目,《夜車》。雖然節目已經圓滿落幕,但還是有些細細碎碎的東西想寫下來。想到哪裏,寫到哪裏吧。

進場的原因,除了是友情支持以外,也是因為過往在《後殖民食神之歌》和《金蘭姐妹》對於蔡運華演繹角色的喜愛。Shirley 的節目其實我看得很少,只有兩次,但是兩次都有驚喜。在她身上,無獨有偶地找到一種淡然的氣質,那時在台下凝望她的時候會找到一份安靜;然後,當她在舞台上奔跑躍動時,又會併發出平日所見的那種幹勁。對於這次演出,我是抱着期待進場,在散場的時候也收獲了一些東西。

上一次好好端詳父親的臉是什麼時候?還記得母親開始選擇沉默的時候總是抿一下咀唇嗎?白蟻一樣的生活結束了後是什麼?當每天醒來第一個念頭是要逃離身邊的人……夜是開始夜是結束,在一個個沉靜而澄明的瞬間,他在想而她卻不知道。
對於題旨,在單張和宣傳上其實是明暸的,關於父母、關於成長、關於生活,都是很貼近自身的東西。其實對於看這種貼近自身的東西往往有著一種懼怕,害怕被觸動心中某些位置,但幸而所有東西都點到即止,未有狠狠地下了一刀。不煽情卻充滿餘韻。


在演出的過程,一邊看着舞台上的演繹,一邊想起家裏,想起父母,想起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忽然,發現對他們的了解其實很少。旁述着父親、母親一天的「工作」,不期然地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兒時的許多片段。有種惆悵的感覺。真的,樹欲靜而風不息。或者有些情感很難宣之於口,但是在這個演出中,又再喚起我對自己的反思。

回想演出時,最記得的是一種氣氛。我在散場時說了一句,制作人員都是有審美觀。雖然舞台很簡單,只是兩排燈泡。但是卻營造出一種秘密基地的感覺、各個時空的交錯,畫內畫外,走進一個個故事,一段段回憶。忽然記起,看到排練的場地的照片,有點像是貨倉屋的感覺。如果在那裏演出感覺應該更棒。私心偏愛那種三角屋頂,想起了兒時總想有一個閣樓,躺在那裏看着滿天星斗;一個一個燈泡閃閃爍爍,浮想連篇。

演出的燈光氣氛營造很精彩,投影在牆上的影子,或高或低的燈泡,枯葉⋯⋯演出雖然大部份時間燈光偏暗,但是正正配合着「夜車」的主題。整個演出由很多不同的片段交織在一起,不能說每一個片段都記得很清楚,但有幾個片段印象份外深刻:
開始時的小孩子在「秘密基地」玩耍。大概是因為演員把那種小孩子的感覺演來毫無違和感。那一段在垃圾車的敍述,從小孩子到長大以後的感覺,很分明,看着那一段其實是很感動的。
然後是阿代和Larry 戴着面具演繹兩夫婦的一舉一動。明明面具的表情是固定了,但是從二人的肢體動作,好像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頭一回看戴着面具的戲、頭一回看默劇,感覺新鮮之餘,相當驚喜。
再來是Shirley 的VO在說着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然後她在那裏不斷重覆一組組動作。那種絮絮不斷,不正是生活瑣事的另一種呈現。父親母親為了家庭,重覆一天又一天的瑣事,那是一種無言的付出⋯⋯
還有木偶,小木偶,大木偶,陳映靜拿着大木偶的一隻手在燈泡下遊走,讓我想起一種追逐夢想的意象,覺得那隻手,很美。
最後關於火化場的旁述,生老病死,無法避免,總要經歷的。沒有很悲愴的片段,只是陳述着這樣的定律⋯⋯其實那時有種想哭的感覺。

還有其他的片段,一邊寫時,一邊想起。不得不說有種悠長深遠的感覺。我相信下次再有后花園的演出,依然會呼朋叫友一起支持。

_FIN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30.10-2.11.2015 上海.牡丹亭上三生路.今夕何夕滬上行.Day 1

30.10.2015 Day 1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人民廣場站-->酒店-->蘭亭餐廳(新天地)-->自由港(忘了在哪)-->酒店
上海大師版《牡丹亭》
忙碌的十月步入尾聲,終於可以遠赴上海看心心念念的大師版《牡丹亭》。現到出行前一天,依然有種還未回過神來的感覺,以致在收拾行李時犯了一個挺蠢的錯誤……下回去旅行真的情願帶一件可以捲起來的薄羽絨服壓箱底也不要少拿衣服去。
出行前幾天已經向上海的友人打聽最近幾天的天氣。友人說上海突然轉涼,大概15、16度的樣子。那時心想15、16度應該穿件外套就可以了吧。到了上海才發現比想像中冷。地域不同温度的概念也是不一樣的。上海地方相對空曠一點,刮起風來也就更冷了。那種陰冷陰冷真的跟香港不一樣,雖然大家都是南方海邊地區,但是上海的冷更刺骨。本質怕冷的我真的覺得冬天只能待在香港,或者去更南方過冬,滑雪什麼的還是算了吧。

話說回這次旅程,主要目的是去看大師版《牡丹亭》,再來就是跟上海的基友見見面,所以只固定了演出時間和面基時間,其他的都是前一天再想,實在是隨心得很。但還是有點意外收獲,也看到一些香港很少機會見到的東西。

面基前想要買點見面禮,但無奈沒有時間準備,也為免自己花錢太多和丟三落四,把信用卡提款卡都放家裏了,現金也放在行李箱中寄艙了…於是只好把自己和友人V身上僅有的現金去買了一盒奇華曲奇……至於另一位基友的見面禮已經無法再準備了。

香港機場除了吃飯的價錢比較貴以外,其他什麼都好。每一次在香港機場接機送機出行感覺都很方便,對比之下,上海機場則沒有那麼舒適的感覺了…
首先拿行李這事,拿完行李還得再安檢行李,人又特別多,都擠在同一個閘口…後來一看,在遠一點的位置有一個人少兩三倍的隊伍,於是馬上上前,很快就出去了。其實隊伍也不是問題,問題是隊伍沒有隊形,排在入口就是可以擠進入口,根本不知道哪才是隊伍的尾巴,亂糟糟的,這個才是問題。

從浦東機場出去市區可以坐磁浮也可以坐地鐵,但因為磁浮的價錢稍為貴一點,所以V就堅持坐地鐵出去。人民廣場算是上海比較中心的部份,轉車站,人流極多。從浦東機場坐二號線到人民廣場,要七塊,中間在二號線廣蘭路站要下車在另一邊月台上車,從這開始人就多起來了,另外在龍陽路站,因為是磁浮的轉車站,也會有很多人上車,隨後越近市區趨來趨多上下車了。幸而是二號線除了廣蘭路站便不用再轉車了,一直擠到人民廣場便好了。轉車站會人流很多(中途包括世紀大道站、南京東路站),我們在南京東路站便看到一個姑娘站在車廂之間連接的位置,到站時她擠不出下車了。倒是人民廣場站挺多人下車,不過也要注意下車要提前做好準備,不然下不了車就很麻煩了。出站以後,直奔正確的出口,確實來說我也忘了是哪個出口。因為趕著去酒店Check in ,所以拖著箱子壓根沒看周邊的東西。還好路很容易走。出了站以後沿著規劃局往前走,經過上海大劇院,過了馬路再走幾分鐘就到了,所以看演出十分方便。嗯,實在是有感在外地看演出一定要買演出場地附近的酒店,因為看完演出比較晚,人生路不熟時,還是越方便的地方越好。白天出去逛什麼的多花點時間沒有關係,但是晚上還是要注意安全的。外地始終不如香港,挺早就很多地方關燈了,有時公共交通工具也會過了尾班車。(上海算是收得比較晚的地方了,像杭州那些地方可能八、九點就沒有公交了)

到了如家酒店,前台登記時要交押金,但是沒有單據挺不安的,怕退房時忘了拿回來。房價確實是多少我忘了,但是大概將近三百塊一晚吧,因為地理位置以及環境不錯,攤分房費後,感覺還能接受。房間有WI-FI(有時內地的青旅只有公共空間才有,所以訂房前要注意清楚),熱水也夠熱(內地的熱水,經常不夠勁不夠熱,還是香港的最好QAQ)。房間不算大,但床挺大的,單人床可以兩個人一起睡。(所以之後兩天是和V一起睡,另一張床又有另外的基友拼一下,節省一下旅費,雖然不合規矩,但是能省則省吧。上海的酒店也不便宜啊。)到內地旅行還是要記得帶個轉插器,不然會很麻煩,因為也不知道哪能買萬用插頭。雖然酒店附近有便利店、超市,但是沒看到有類似的東西賣。

如家酒店:上海南京路人民廣場店

在酒店稍作休息,等到V的基友下班以後,約在一起出去吃晚飯。

蘭亭餐廳:盧灣區崇山路107號
V的朋友說要帶我們去吃本幫菜,去的是新天地附近一家挺出名的本幫菜餐廳「蘭亭餐廳」。其實是家常菜,但是味道很好,價錢也是很公道的,不算貴,但份量很足。聽說每逢飯點人總是特別多,那天去吃晚餐時等了很久的位置,也沒到我們。出發前已經有基友在那邊等了,到了以後,還有20個號才到。後來想著要是等到有位置了,餐廳也快要關門就不好了,所以就叫了外賣。但是當叫完外賣之後,又沒幾個號我們就可以進去了。不過因為另外約了一個基友直接去KTV那邊等,所以就按原計劃,外賣拿到KTV去吃了。

中途經過淮海中路,好像說這是裏的前身是霞飛路,突然就想起周星馳電影裏的霞飛路76號了。

沿路走到KTV只覺得商場的名字和建築特色挺像港島區尖沙咀什麼的,燈光特別多,明明不是聖誕節,但樹上會吊著一排的燈泡⋯⋯有叫香港廣場的、金鐘廣場的,我也記不清了。其實個人更喜歡外灘邊上那種古典的洋式建築,可是在新天地到大世界的附近,就只有Hermes和光明中學是那種很有特色很有味道的洋式建築。

到了KTV主要是吃飯聊天,其實沒怎麼唱歌。KTV的飲料可以自助,也可以在店裏買,除了汽水果汁以外,還有熱的潤喉飲料,味道不算太難喝。不過內地KTV還可以點到內地網絡歌手的歌,選擇比起香港那些壟斷式的KTV選擇多很多呢。

吃貨上吃的~由於路程關係,悶在盒子裏的面拖黃魚(黃色一團一團的那盒)失掉了口感⋯其他的都超級好吃。上海菜比較偏甜,醬菜也比較多。這裏邊點了兩個肉菜都是醬煮的,下飯特別開胃。另外土豆絲也是炒得有口感之餘又不會太生。杯子後面還有一盤菜。
左上三盒雞骨醬是必點之選!
吃完飯以後,因為也有點晚了,所以是打車回去的。在路上攔不到車,路口一直沒有空的車,有的車又因為是專門做應用叫車所以不載客。同行的基友用應用叫車,然而車到了,司機不願打標,在中途多加一個點(懷疑是不規範的車),好不容易才叫攔到一輛。所以說在外地真的打車很麻煩⋯最好出行還是先安排好交通,避免要在路上攔車的情況。(因為有時煩忙時間,真的攔都攔不到,像深圳的周末,基本上都要提前訂車,不然只能在大路口等上好一會才有機會攔到計程車。)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關於寫作的自我檢討

忘了由什麼時候開始,「寫作」二字變得越來越沉重。

對於寫作變得無所適從。情感好像難以觸摸,我總以為自己是找不到一個契機,所以一直無法繼續寫作。其實自己心底裏知道這只是自己蒼白無力的籍口。
最近在課堂間認識一位依然堅持不懈地創作的同學,從少時到現在投入忙碌的工作間,寫作也是從無間斷。讓我細細想起這四五年間,把筆桿拿起然後放下的次數,實在無法再自我解脫。
也許是心太野,也許是對於文字越發執著,也許是越來越少時間沉澱思緒,也許是習慣於一種機械式的堆砌文字,以致失去自身對文字、情感的敏感。總能找出一個又一個的籍口⋯⋯
不想寫,不敢寫,到現在變得再也找不到以往在文字中遊戲的歡快感覺。
其實,很悲涼。

因為那位同學,最近又再生出一種想要重拾寫作的感覺,不論是小說、散文還是評論,我只希望這種感覺可以持續下去,然後跳出那個無形的桎梏。

在記憶中,以往寫作的過程總是讓人樂在其中,但願在這裏能夠再次重新出發,找到「寫作的樂趣」。

FIN_
25 Nov 2015

30.10-2.11.2015 上海.牡丹亭上三生路.今夕何夕滬上行.行程概覽

遠赴上海只為大師版《牡丹亭》。
恍恍忽忽,四天過去,最為深刻的還是那一幕又一幕動人的戲。
大師們刻在⻣子裏的那份魅力,從聲線身姿無不緊緊的吸引著我的目光。
「月落重生燈再紅」
淚水早已難收。然而卻不敢淚眼模糊地戲,捨不得,真的捨不得。杜麗娘手持柳技緩緩步至台前,百感交雜。那個花一般的女子終究是死去了,但將是一種解脫、一次重生。情之所至,一往而深,十分動人更添份艷羨。
捨不得大幕關上,捨不得離開劇場,捨不得曲終人散⋯⋯
下本依然精彩,冥判、叫畫、幽媾⋯⋯每一齣都很動人,柳夢梅的痴,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最最深刻的只能是離魂,真的一場離魂,已經是整台戲、整個旅程都圓滿了。

話說回來,這時的上海,只是初秋,雖然不是金秋,但秋意也濃。
馬路兩旁的梧桐樹,偶然響起沙沙落葉聲,不由想起,蘋減翠、柳添黃。
秋天的氣息,倒也與上海相襯。
上海街頭的晚上份外寧靜,昏黃的燈下,旁若無人,那是一種年少輕狂。

正好遇上一場秋雨。
秋雨愁人,寒冷入骨,然而埋首在舊書肆中,翻到喜愛的萬分驚喜,驅去了幾分寒氣。
下午茶,呷一口咖啡、斟一杯白酒,聽一曲民歌,慢調子的小資情調,仿佛時間的流逝也慢了幾分。

30.10.2015 Day 1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人民廣場站-->酒店-->蘭亭餐廳(新天地)-->自由港(忘了在哪)-->酒店

31.10.2015 Day 2
酒店-->小紹興(雲南南路)-->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南京大排檔-->上海大劇院-->酒店

1.11.2015 Day3
酒店-->文廟(周日舊書肆)-->城隍廟-->Café del Volcán-->酒吧(永康路附近)-->上海大劇院-->海底撈-->酒店

2.11.2015 Day 4
酒店-->外婆家-->田子坊-->王家沙-->酒店-->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大概值得寫下來的主要行程就是這些了,有些走著走著看過的風景,忘了是在什麼地方,沒法寫下來,但是記憶中的美好,依舊存在。
這回的行程說不上有什麼安排,除了回程機票的時間有些失策,天氣不似預期以外,真的很開心呢。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23-26.10.2014 台灣高雄.悠閒之行.Day 4

26.10.14 Day 4
民宿-->高雄火車站(寄存行李)-->陶板屋(新興區)-->新崛江(血拼)-->Booking(鹽埕)-->高雄火車站(取行李寄明信片)-->高雄國際機場

終於到了行程最後一天了,因為拎著行李到處跑來跑去很麻煩,所以找地方先寄存行李再出去血拼耍樂等等。
但是有一個問題來了,因為正巧美麗島站有一班人在Cosplay,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儲物櫃都給他們租用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當地的儲物櫃其實是日常生活也會租用,就如電影小說裏面看到,車站的儲物櫃會用來藏起什麼秘密,其實平常也會有很多人租用那樣子。
於是乎一個空的櫃都沒有,我們便拉著行李箱去高雄火車站了,因為火車站怎麼想也會有寄存行李的地方吧,終於在托運行李(好像是)的那個位置按重量把行李寄存在火車站的儲物房裏,裏邊已經堆了不少行李了,可見還是會有不少人也用這個方法寄存了行李再出去玩一會。

由於V對於王品集團實在是評價太高了,所以我們便去新興區試了一下陶板屋。這一家是和風料理,有飯糰、冷麵之類的。另外同樣也是吃扒類的~

可惜的是現在看著我也忘了當天吃的到底哪個人吃哪個了。我只記得主菜我吃的是右上角的陶板海陸,V吃的是果香酥烤鴨胸。份量真的太足了,都快要吃撐了。

不過吃飽以後就是勞心勞力的血拼活動了,所以多吃一點也沒有關係XP
我們接下來去新崛江血拼,打算把剩下的台幣都花掉(當然是先扣起車費和待會打算去BOOKING 的最低消費了)
新崛江其實有點像花園街,賣的都是時下年輕人的衣服,很多都很好看。街邊的攤子上也有不少精品呢。有一家店在打折嘛,於是一連買了三、四件衣服,簡直不要太爽快。
但由於我們的旅費沒有太多,買完那家店V就發現不夠錢再逛下去了QAQ 於是跑去便利店提款。

在台灣銀聯卡提款是很方便的,正如在前面說過的那樣。但是V原先沒打算花那麼多錢,也忘了要開通海外提款了…於是提款的就變成我了(黑色月亮)
提完款以後就是打破預算了,不過買得開心玩得開心才是最重要啊。
但是有時候買衣服真的要仔細想想是否適合自己穿啊…我有一條短裙買回來以後到現在還沒找到怎樣搭配…真的好郁悶啊!

買完衣服以後我們就去了在鹽埕的Booking 了。其實這家店應該早點去,但是我們想著最後一天也不知道花到哪裏去好了,就去Booking 坐到需要去機場的時間了。
這家店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書店和咖啡廳,點一樣東西你就可以一直坐在那裏。裏邊的書有很多,漫畫和輕小說之類的佔了二樓,一樓是雜誌或其他文學、科普等書籍。

看完書休息完以後就奔去機場了~然後我還買了一些鳳梨酥、鳥結糖做手信。終於心心念念的台灣之行結束了。現在回想起來,有些東西可能不太清晰,記下來的不太全,但是台灣的美麗、親切和悠閒給了我很好的印象。很想再去一次灣灣呢!

傳送門:行程概覽Day 1 上Day 1 下Day 2Day 3

終於遊記也寫完了,總算沒有坑掉,雖然有點虎頭蛇尾,但是回想旅程的時候真的很開心呢~!

上下層的佈置挺舒服的,書真的很多很多
我最喜歡的秋乃的作品之一
還有田中芳樹的小說.w.
也有小時候追的鮮網系列作品~~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23-26.10.2014 台灣高雄.悠閒之行.Day 3

25.10.14 Day 3
民宿-->高雄火車站-->午飯於高雄火車站附近的餐廳-->台鐵到台南-->台南火車站附近的金石堂-->公交到安平古堡站-->步行至安平老街-->劍獅埕-->安平老店周氏豆花-->天后宮-->周氏蝦捲-->台南火車站返高雄-->民宿

這一天,原定的安排是我和V一起去台南火車站附近玩的。然而因為Day2看完歌仔戲以後,V又燃起她看歌仔戲的熱情,決定再看一台野台戲,貌似是在南投那邊。這個地點距離高雄實在是太遠了,所以我們決定分道揚鏢。畢竟我是想去悠悠閒閒地玩嘛,去看野台戲要坐幾個小時的車,還要提前去佔位置實在是太累了,所以我按著原來的行程去到台南火車站附近玩了。

那天因為沒有指定行程,也沒有很強逼自己一定要走完什麼景點,於是在十點多的時候我才離開民宿,睡到自然醒還真的是名副其實的悠閒之旅了。起來以後就先坐捷運到高雄火車站。先去買到台南的車票,在自動販賣機那邊可以買往返的套票,價錢相對便宜一點,能預先劃好位,還能選定回程的時間。個人理解就是能先劃位就劃位吧,不然可能會沒有位子吧。像內地的高鐵有機會是你只能買到站票,然後補票,補完票以後座位只能坐中途幾個站那樣子呢。
在火車站那邊逛了一小會,裏邊有一家小店是專門賣鐵路紀念品,裏邊的東西都挺有主題特色,在那邊買了一個文件夾,萌萌的動物設計。當中還有一些火車的造型啊明信片什麼的,另外因為是火車站嘛,還有火車便當呢,不過我看到對面馬路有一家台式快餐店的,就沒有買火車便當了。







嗯,其實那家台式快餐店的價錢也不便宜的,不過感覺就是什麼都試一下唄。不過在裏邊點的一個餐份量非常足呢,除了一個飯和飲料以外,還有一盤伴碟的豆干,飯的份量大概是一碗半飯的份量,於是吃不完……看著時間差不多就坐台鐵到台南啦。車程有多長我也忘了,不過在車上就是吃吃東西,看看風景那樣。

一直都挺憧憬能有像《心之谷》那些日漫裏邊的鐵道站裏那些很浪漫的情境嘛,因為在香港的地鐵站火車站你是沒法浪漫走來,也沒有那種老舊悠閒的風情。高雄站可能比較新嘛,於是就感覺沒有台南站那麼有味道。(好吧,主要是我很喜歡台南站的外型,像鐘樓,有種民國風的調子。)所以在台南站,我的少女心就得到滿足了。

然後在台南首先是在台鐵站附近逛一下,因為要找巴士站,所以就順便逛一逛了。在找路的過程中看到金石店,進去買了一本盒裝的《S.》,因為換回港幣便宜幾十塊錢呢!在裏邊看到不少書是香港沒有的,比如《盜墓筆記》的漫畫冊子之類的,好多東西都想買,但是最後選擇困難症發作,就只買了《S.》了。後來再發現那本書還有個名字叫:S. (中文版全球獨家收藏盒)。(笑)
買完書便是坐巴士去安平古堡。上車的時候,因為我沒有多卡通,是用現金付車費的,然後就面對不夠零錢的窘境,但還好最後都解決了。所以大家要記得多準備零錢坐車(要是你沒有多卡通的話)。

作為一個路痴,上車以後沒找到該下的站,結果提前下車了。所以說還是應該要在下車時多問司機叔叔一句,以免出現去錯地方的問題(我相信是我不習慣報站的方式,讓我以為我到了站,但是卻提前了下車…)。於是拿著那個在網上下車的簡易版地圖,找到了安平老街,在那裏樂.而.忘.返了。於是來不及在天黑以前再去找安平古堡和安平樹屋了QAQ建議行程先把樹屋和古堡看完以後再到老街購物,因為老街的店子開於時間比起古堡和樹屋長一點啊。天黑的時候,老街裏還是人來人往的啊。當然在逛老街的時候經過了劍獅埕、天后宮等地方啦,還去家老店吃了一碗豆花。回到台南站附近吃了蝦捲做晚餐。但是在天黑的時候其實也不敢亂走,就是在安平老街不斷的來回折返,避免自己越走越遠,找不到巴士站回去台南。


話說回來,事後在網上看到人家說周氏豆花是很出名的一家店,但是我去的時候,連我在內只有兩個客人啊…不過東西倒是挺有豆香的,偏甜,不過我喜歡甜所以就沒關係啦。

傳送門:行程概覽Day 1 上Day 1 下Day 2Day 4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Angela Aki / 手紙~拝啓 十五の君へ



半夜最適合分享音樂了。一首好聽的歌百聽不厭,這一首正是每次聽都有種被治癒了的感覺。

最初聽這首歌的時候是鍾舒漫的《給自己的信》,在電視上看到。歌詞相當的勵志,聽完有種被鼓勵了的感覺,於是幾乎每次去KTV都會點這一首歌。後來發現這首歌還有劉若英的版本《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然後對比原曲,發現劉若英的版本跟日文原曲意境和氛圍的還原挺高的,音樂木沒有刪節,鍾舒漫的版本則是刪了一部份(拍手唱著LA-LA-LA KEEP ON BELIEVING 的部份)。

在唱的方面,鐘舒漫的版本無疑是最容易唱的很易上口,歌詞也很容易記,可能国為字少的緣故。而劉若英的版本在原曲的還原度上很高,但是相對更難唱。(突然覺得劉若英好多歌都很難唱QAQ)(但容易唱不代表歌詞寫得很好)
至於日文原曲,因為不懂日文,所以無法衝量難不難唱,因為看著羅馬拼音也不會唱,但是有些句子是很上口的。看著翻譯也覺得很感動。

在MV上,不得不說鐘舒漫的版本夠不上日文原曲和劉若英的版本呢。
與原曲比較,MV很多地方都有原曲的即視感。其實也說不上很多,也只是鋼琴的部份而已。但是因為原曲的作曲是自己作曲和演唱,彈琴的片段完全沒有違和感,但鐘舒漫的版本在看完原曲以後,只能說有種是因為曲子是鋼琴作旋律所以用彈鋼琴的感覺。這點子不能說不好,只是跟原曲對比就相形見拙了。後面穿插的看信和奔跑跳躍的畫面,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驚喜。
這與劉若英的版本比較,在劇情上失卻了很多呢。台灣的MV很多時故事感都很強烈,在劉若英的那一版,看MV也是很有一種被感動得要流淚的感覺呢。這一版主線是說一個白領工作的故事,很容易有代入感的,而且拍出來的畫面很温馨、很治癒。
至於原曲,我暫時只是看到了台灣SONY MUSIC 的那個版本的MV(上面的視頻),是利用不同追逐夢想的人的版段來敍述,很激勵的感覺。只能說一比較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原曲和劉若英版本的MV呢。

在歌詞上,看著日版MV 上的翻譯,感覺來得更震撼。為什麼會寫這篇,完全是因為在某天情緒極為低落的時候,點開了這首歌,瞬間被治癒被激勵到的緣故。
當然,不懂日文所以不知道翻譯得如何,但是邊看邊覺得正正在說著自己所遇著的事情,那一刻心裏的難過一下子被撫平了,原來自己不是孤單一人,還有人跟我一樣,還有人懂我的感受,這種感覺真好。
然後再看到劉若英的版本,很直白地寫出了日文原曲的那種感覺之外,還構連出一段很真實的經歷,有種是真的有感而發地寫出來的歌詞。唯一有點覺得一太好的是,有些句子太有目的地有指向性地鼓勵人。比如我覺得太過直白的是拍著手唱LA-LA-LA 的那一段大合唱。「那年的夢想/人要有夢想/勇敢的夢想/瘋狂的夢想」這幾句,覺得跳出來那種乾淨單純的感覺,突然熱血起來了,畫風有點不一樣了(喂)但是除卻這幾句,其他地方的歌詞是真的很感動,尤其配著MV一起來,真的太感動了。
至於鍾舒漫的版本嘛,一聽下去會有種挺有詩意的感覺,但是再三咀嚼,有些歌詞還是會有種詞未達意的感覺。比如「很相信能成就大愛/很相信能炫耀自己/很貪心/願天天很多美好的派對」這一句,像「大愛」、「炫耀」、「美好的派對」這些字眼仔細斟酌還是覺得捉摸得到填詞人想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在境界上卻有點不足了,不夠打動人心了。「祝福我能遊歷萬國/怎麼我還奴役自己/不甘心/在天天很多錯失的證據」其實這一句,也不太好,不太想得明白「錯失的證據」是什麼意思,有種砌詞的感覺。還有就是突然混入一句假使想愛/必會找到親愛伴侶」這樣的情歌式句子是怎麼回事呢。不過除了這些句子以外,其他的還算不賴吧,起碼算是在未聽到原曲前,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再引錄在日版中譯MV中的一段,來鼓勵一下自己。也許什麼時候,我也要給自己寫一封信(笑)

快不行了 好想哭 我好想要消失在這世界上
究竟要相信誰說的話呢
啊啊 不要輕易認輸 不要哭 覺得自己快不行時
相信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向前行就行了
每個時代都需要經歷一番磨練才會到達成功
讓我看看你的笑容吧 勇敢走下去吧
勇敢走下去吧

後錄另外兩個版本的MV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音頻後期.硬件配置

某一天的下午閒著無聊去逛貼吧,然後看到有音頻後期教學的群,閒不住就加入了。
自己本來對於音頻後期的認知是很片面的,可以做到的「效果」也只是剪接音樂的程度。
少時,在戲劇學會做後台音響的時候,有尋找各種音效和OST的經驗,那個時候為了不同的演出效果,曾經剪接過很多不同的音樂,有的音樂會加上Fade in/ out/ under 的效果。當然那個時候更多的是自己瞎弄,很多東西也是很粗糙的。那時候用的軟件還是很多在網絡上翻唱的人會用的Cool Edit Pro.呢。現在Cool Edit Pro.也被Adobe 收購了,變成了 Audition了,而我又在閒不住的情況下,再次接觸音頻後期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次的學習也算是在硬件的配置上下了不少本錢呢。
目前配了一個外置聲卡,一個監聽耳機以及一個電容麥克風,算起來三樣東西的價錢也將近HKD4000了。現在回想起來是有那麼一點肉痛,果然要好好學,好好用,不然對不起花掉的錢財啊QAQ

外置聲卡:Avid Fast Track Solo
監聽耳機:AKG K240 MKII
電容麥克風:797 Audio AO-M5 (國產)

其實關於器材選購方面,只有監聽耳機是在實體店(Tom Lee Music)買的,其餘兩樣是網購的。
很多時看到別人會在AMAZON 網購,但是礙於沒有AMAZON 網購的經驗,我的聲卡和電容麥克風是在淘寶上買的。
店家連結:CPNA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淘寶買東西不夠譜,其實我也會有這種感覺的,因為上面的價目以及種類太多,也不清楚哪樣才是正品,還會擔心賣家給的是不是原裝正貨(行貨)。
但是這家店其實是我學習後期的老師開的淘寶店,算是有點知根底吧。(雖然只是在三次元認識,但是比起兩眼一摸黑地去找淘寶的店家購買聲卡和電容麥,還是可信度高一點。)
而在聲卡到手以後,看到裏邊的原裝保裝卡等,也相信是真的原裝正貨啦。
然後關於安裝聲卡的程序,不懂的還是繼續找老師,果斷的覺得「售後」太充足了。老師是妥妥的暖男,基本上關於後期的各種問題還是可以向老師請教。在選購方面也是找老師咨詢的。(選購的原則是,預算以及外觀,請不要鄙視膚淺的本人QAQ因為要說各種數據,我也不會看,不會比較,而且評測也不一定能找到很多)

為什麼聲卡和電容麥不在實體店買的原因,說出來其實有點汗顏,就是我不知道門路在哪。
之前去過高登電腦中心逛了一圈,壓根沒找著,然後又沒空再去別的電腦中心或影音中心,於是就網購吧。

-----------*----------- 我是萌萌噠的分隔線 -----------*-----------

關於聲卡的無責任發言(喂)
Avid 是 Pro Tools 的製造商,所以買聲卡還附帶一個月的Pro Tools Express iLok。因為不會用Pro Tools ,所以iLok 我也沒用上,轉讓給別人了。因為Pro Tools 的註冊比較麻煩,正版軟件也比較貴,教學版貌似也要二、三千那樣子,所以乾脆轉讓出去了。真的等到我理解完音頻後期是怎麼樣的一個概念的時候,我再學怎麼用Pro Tools吧。
話說如果是用Mac 機的話,用這款聲卡會很方便,因為不用安裝驅動程式,直接插上連接線就可以用了,也可以插到iPad 裏邊用。都說做設計的應該用蘋果,這聲卡也是妥妥的支援蘋果系統呢。(有關係嗎?)
不過貌似Pro Tools 也是先有蘋果的版本,後來才支援Windows,所以我有理由相信,用Mac機可以更好的發揮這張聲卡以及Pro Tools 的功用呢(喂)
還有就是這款聲卡的耳機接口是6.35mm,原先有的耳機都是3.5mm的,所以去了家附近的影音店買了一個價值$20的6.35mm接口,後來再買耳機的時候,裏邊自帶一個,感覺虧了QAQ
至於麥克風的接口則是XLR接口,還有附帶+48V的幻象電源,貌似一貌的動圈或者是電容麥克風都能接到這個接口上。不過平常3.5mm或者USB 的那種電腦麥克風就不能用了。

關於耳機的無責任發言(喂)
買了這個耳機以後,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便是女生買耳機要注意耳機的大小…因為耳機很容易太大隻了…然後我也發現AKG的耳機有一個指數是gender…然後我的這款標著Male。
於是乎當我戴著耳機低頭的時候,它有種要往下滑的感覺,然後頭幾次用,也找不到合適的位置,但用久了就能卡到位了(喂)
這款監聽耳機的阻抗(Impedance)是55ohm,不算特別高,但比起一般手機可以用的耳機(約16ohm)高一點。所以這款在手機可能推不動,要連在電腦或者聲卡才可以聽到呢。(不過我還沒試,怕把耳機或者手機弄壞了)
阻抗高一點,就可以讓細節多出來一點,對於監聽的作用會更好,當然如果要仔細講的話,其實還要分功率啊什麼的,阻抗高,功率不夠的話,耳機也是沒法發揮效用的(所以有種東西叫耳擴)。但作為一個新入門的人,其實我還真不太會分這東西呢,但概念上就是一個低阻抗的耳機會把細節忽略掉。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用作監聽的耳機不能自帶混響或效果,因為監聽就是要聽最原始的聲音效果,如果用一些特設EQ加強高頻和低頻(如AKG 171 MKII)、重低/低音、突出人聲等效果的耳機,便會影響後期處理時的效果了(因為你所聽到的聲音是經過耳機再處理過的)。
還有就是封閉式或者半開放式的耳機也可以用在監聽,但開放式的耳機則不太合式了。關於以上三種耳機的不同,可以參考以下片段。


關於麥克風的無責任發言(喂)
首先,要注意的是麥克風與聲卡的接口,買錯了無法換接口就白買了。
另外就是動圈比較適合現場,像一般學校禮堂用的有線麥克風就是動圈了,因為相對電容的敏感度低一點,錄音的話會失去一些細節。反之電容麥的敏感度高一點,細節也會多一點,對於聲音還原度高一點,這也是做後期比較好處理細節的。(不過我還沒有仔細比較過二者的錄音,所以是否真的如理論所言還是未知之數。)
買麥克風的時候要配備支架,因為你不能拿在手裏錄,那樣會把你移動麥克風的聲音也錄進去,即使你覺得自己拿得很穩,總會有細穩的影響。因為收音的位置是需要固定的。支架有很多不同類型,包括懸臂式、桌面式、落地式。主要是看空間安排,很多時候看到錄音室的照片或者影片,麥克風都是倒吊的,那是因為倒吊可以省出一些任置才擺放譜架或其他東西。

嗯,此篇不定期更新。
2015-01-28 ---*--- 基本硬件配置介紹及選購注意事項

23-26.10.2014 台灣高雄.悠閒之行.Day 2

24.10.14 Day 2

民宿-->技擊館捷運站(路過)-->早午飯於某早餐店-->阿蓮薦善堂(明華園日團演出)-->六合夜市(宵夜)-->民宿

第一天的行程在回到旅館以後就結束了,倒頭睡了一覺,迎來了第二天的行程。這個行程也是我和友人V安排來台灣玩時定好的行程:2014庄頭藝穗節 明華園日團在阿蓮薦善堂 的演出《鬼偷神判毒蝎女》。
V很喜歡歌仔戲,以往她也會把明華園總團的一些演出光碟播給我看,但是似乎都戳不到我的萌的。但是她總說現場看歌仔戲的氣氛是很好的,比起在香港看神功戲或者在劇院看戲投入一點。於是這一次剛好有假期可以一起去灣灣,她便帶我去看一場現場的歌仔戲演出。
這個演出是庄頭藝穗節的一個節目,但是演出的地方不是劇院,而是在一個廟外的空地,V說這種叫「野台戲」,形式有點像香港的神功戲,都是在空外搭一個演出的舞台。相異之處就是神功戲戲棚是連著擺放座位的位置也搭出來,而歌仔戲的只是搭舞台,觀眾席不是連在舞台的位置。二者的材質也不一樣,式樣也不一樣。神功戲是竹棚,而歌仔戲的野台則是用金屬枝架,在舞台外邊有很多裝飾,遠看就像是亭台樓閣的飛簷。我還記得剛到演出場地時,我誤以為舞台跟旁邊的小塔是同樣的建築風格。

說回當天早上,因為阿蓮距離我們住的地方其實挺遠的,已經不在高雄了,所以我們是跟著劇團演員的車去的,當中的因緣從略。我們約在上車的地方其實是在技擊館捷運站那邊的中正交流道。當天約在十點多十一點的時間,我們早一步到那邊找路。技擊館不算一個人流很多的地方,當然和我們出現的時間是上班時間,沒有人閒逛也是一個原因。我們先是往一個方向找,中間找到一位阿姨問路,她也很仔細很用心地給我們說解了一下方向,還有台灣的馬路的北行、南行。(因為我們上車的那個位置再往前駛就是高速公路了,要是錯過了,就上不了車了)然後我們在那片住宿區域回到大街上,順便找吃的。
吃飯的是位於公車站旁邊的一個小型漢堡店,名字什麼的忘了,可能要翻一下照片才知道。在那邊點了一份跟Subway 似的三文治,吃的飽飽的。然後對著馬路喝著餐飲,等接我們的車子。
嗯作為一個路痴,以及面盲,我是一點都沒注意到,我們要上的車到了,還是V拉我跑去上車的。終於在車上看到了日團的主要演員那一家子了。因為對於他們一家子我只認識女兒薇薇(曾有一面之緣,但我想她也忘了我是誰了(笑)),所以我也只是聽聽他們聊天那樣子。然後也被調侃了幾句,主要也是V跟他們聊得比較多。還在就是在這一趟車的路程,他們也是很忙的。
然後中午的時候就到了阿蓮那邊了。下車時,舞台已經搭好了大半,我們跟著上去後台。作為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人其實對於進後台一事感到很不自在,但是在外面日頭太熱了,受不了,所以進去躲躲太陽。也因此見熟到歌仔戲後台是怎麼樣的。他們的衣箱比起粵劇的衣箱省了很多位置,一人兩個小鐵箱,就把服裝、頭面、化妝等放好了。打開箱子,再搬把凳子就成了他們的衣箱,也就是化妝間了。在作為舞台分開前台、後台的支柱,中間有很多橫向鐵桿,也化身為架著電源、電燈、風扇、服裝的位置了。對於內間的運用,不得不說真的是沒有一絲的浪費。感覺就是用了粵劇神功戲一半的後台就可以安置整台歌仔戲的人的位置了。
這一次V在這台戲裏要客串幾個角色,一個是扮仙,另外一個是女鬼,還有一個是(跳街舞的)路人。所以在眾人佈置好後台的位置後,群演被召喚出去說戲排戲了。我在旁邊圍觀,拍拍照錄影什麼的。然後導演爸爸打趣說要不要我也演個路人,當然,自己有多少斤兩自己知道,肯定去不可能啦,人家也是打趣而已啦。
排戲完了,V也要準備化妝了。因為一直化粵劇妝的她不會化歌仔戲的妝,所以要別人提前幫她化妝。於是我又開了眼界,知道歌仔戲的化妝是怎樣一回事了。
嗯,在開演前兩個小時左右,大家開始吃飯了,劇團也準備了我們兩的飯呢。然後吃完飯我就下去看戲,V跟在後台準備了。
現場的人很多呢,然後演出以前還有政黨的議員出來講話,可見活動得政府的不少支持,不過因為說的是閩南話,我真的一句也聽不明白。還好,明華園每場演出都會帶上字幕,所以即使聽不懂閩南話,看字幕也能理解劇情了。


然後演出開始了。這次演的是《鬼偷神判毒蠍女》,但是因為不習慣以及要攝影和拍照的原因,其實看得不是很投入。
但是明華園的歌仔戲還是很有它的特點和亮點的。地方戲比起京崑來說活潑得多,而歌仔戲似乎是我所接觸過,包容性最強,最能創新,也是最具活性的一個劇種。它的節奏很明快,音樂一直貫穿在整套戲裏,現場轉燈換景也很快(連關燈換景也用不上)。燈光效果用了很多顏色的LED燈,舞台是很炫麗的感覺,配上他們比較閃亮和花紋繁多的服裝,視覺上是很豐富的。而且服裝的造型也很多變,在傳統中國風的造型外,小生小旦的造型有種從漫畫、小說插圖出來的那種感覺,偏向華美。
覺得歌仔戲有不少年青觀眾群的原因或許就在它的創新以及華美方面吧。當然,對此我也不太了解,只是感覺而已。



演出兩個多小時就結束了,然後由另一位演員送我們出市區。到了市區,時間也不晚,於是我們便去了離民宿比較近的六合夜市。其實瑞豐應該更熱鬧更好吃一點,但是因為有點距離,不想走太遠,所以就在六合夜市吃宵夜了。邊走邊吃,還買了一些回去民宿吃。

回去的時候終於體會了一把別人住青年旅舍時認識朋友的感覺。我們在民宿的茶水間和幾位住客聊起來,有新加坡和韓國來的,不過我還是不太習慣這種方式,而且他們也不約而同地在次日便要離開,所以也只是淺談數句而已。果然慢熱的我不太適合這種交友結伴同行的方式,總有種不可思議我感覺。

傳送門:行程概覽Day 1 上Day 1 下Day 3Day 4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手工卡.賀友人新婚

挺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寫blog,因為忙也因為沒有什麼特別事情。
不過因為近日友人結婚,想不到可以送什麼東西,所以就做了一張心意卡。

主要還是以往慣用的方法,鏤空圖案作卡面。
不過牛皮卡紙是250gsm,就百年好合這四個字也很難切出來。
界筆的刀片也鈍了,所以細節的轉彎位就做得不好看。
字不是我設計的,網上搜的。
做到最後時看到封面有點空,於是綁上絲帶,也把內頁一些不好看的位置遮擋一下。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找到雙面膠紙,用白膠漿貼出來的效果不太好,乾了以後看到有水印。

襯頁用的是藍色和紅色。因為家中有的材料不多,所以挑了藍色做主調。原先想用紅色把新郎的襟花和新娘的花束、頭飾弄出來,但發現自己太久沒畫畫,細節畫不出來,而且拇指在切封面頁時已經切得很痛了,於是放棄這個想法。

把在商務新買的那枝粉紅Kirarina Cute (HKD$20)找出來,想說直接做裝飾吧。不過這種擠管的顏料,一如以往地失控啊…我還是不太會用。不過香味真的比想像中香(但這不是重點QAQ)


嗯,卡打開是友人的婚「紗」照的造型。把人物造成剪影,然後再切出來。這回是120gsm的,果然容易切很多。

嗯,字還沒寫。不過也是祝福的字句啦。

總共做了2個多小時從起稿開始。嗯打完這個blog 就4點了…(捂臉)

希望友人新婚快樂!